“化肥零增長”期待已久
說起“化肥零增長”,李英翔感慨地說:“化肥零增長提得太晚了!”
他說,這些年由于農民的不合理施肥導致土壤問題嚴重。農民總以為要增產就要多施肥,結果不僅沒有獲得增產,反而導致土壤酸化板結,而且浪費了資源,污染了環境。所以國家提出“化肥零增長”,是一個很好的倡導。如果早一點兒提出來,現在的我們面臨的情況可能會完全不一樣。
他說“化肥零增長”包括著很深的內涵。“一是對企業提出了要求,要求我們生產的肥料要創新,要轉型升級,以提高利用率。比如對于云天化來說,在過去的很多年,我們主要是發展基礎肥料,如二銨和尿素等?,F在我們需要根據作物的需要,要去研發一些新型肥料,以真正滿足作物的需要。二是對施肥水平提出了要求。過去農民不懂施肥,現在通過政策來逼著他們去科學施肥,合理施肥。三是從國家層面來說,對肥料的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在過去的十幾年中,我國復合肥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長展,但是也泥沙俱下,有不少不法企業以次充好,生產假冒偽劣產品,不僅傷害了老百姓,而且污染了環境。而化肥零增長的提出會從另一個層面逼著這些產品和企業退出市場,從而給優質的肥料產品以更大的發展空間。而伴隨著這項行動,我認為國家要推進肥料立法,強化市場監管。”
發展新肥 提高利用
“我剛才也分析了‘化肥零增長’不是硬生生地去把化肥施用量降下來,而是要在少施的情況下去獲得同樣的甚至更好的施肥效果。”李英翔說,“那么對于我們企業來說,就是要研發生產優質的新型肥料,讓農民在少施肥的情況下,也能提高產量,獲得豐收。”
據他介紹說,為了研發新型肥料,從2014年開始,云天化先后與世界知名特種肥料制造企業--以色列化工集團合資合作,共同成立新型肥研發中心;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合作,針對云南高原特色農業開發新產品,與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團隊合作,成立“云天化植物營養學院”等“兩院一中心。從而為云天化的產品創?提供了不絕的動力。“目前云天化已研發推出的復合肥系列有:全水溶、全營養、腐植酸、控失增效、通用復合肥、作物專用肥等新型肥料。”他自豪地說。
而且這些產品的效果也是讓人驚喜的。
據他介紹,2015年云天化在云南曲靖地區大坡鄉進行了烤煙的種植示范,選取了一塊連作多年的土地,土地偏酸性,而且板結嚴重,地塊產量極低,有的甚至絕收。我們發現當地烤煙產量低、品質差的原因是因為長年不合理施肥,導致地塊土壤的PH值只有5.3。去年云天化在這個鄉利用有機及生物方法對土壤進行治理修復。“我們通過施用云天化生產的有機肥提高地塊的有機質,同時請專家提供種植和施肥的全程解決方案,并指導合理種植施肥,將地塊的PH值提高到6.4,土質改善后,我們成功地提高煙葉的產量,還幫農民種出了高品質的烤煙,從而讓煙農的收益的所提升。這是一個化肥企業的成就感!”
“比如在陜西為當地的果農定制了一種‘果力肥’,種出來的蘋果品質特別好,一個可以賣到十幾塊錢。在云南德宏州,我們的新型肥料‘鎂立硼’由于效果好,在當時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0-80%。另外目前我們也跟很多的種植大戶合作,為他們量身定制專用肥料,效果都不錯。”李英翔說。
做好服務 耕耘天下
“有了好的產品,合理的施肥也至關重要。過去由于沒有好的指導,導致農民亂施肥、過度施肥,以至于養分流失,這是很大的浪費,對環境也特別有影響。所以近年來,我們也在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的新型農化服務團隊,構建以“總部-區域-基層”三級農化服務體系,以更好地為農民服務。在營銷模式上也從簡單的加盟-深度分銷-深度分銷+服務。最終實現讓土地用上好肥料。”李英翔介紹說。
據他介紹,基于這樣的思路,云天化在加強農化服務隊伍,做好新型肥料推廣,為農民提供全程種植解決方案的基礎上,推出了另一個新模式-云農科技智能配肥模式。“這種模式是基于互聯網,將農資電商、測土配肥、線下服務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新模式,旨在為不同用戶、不同作物、不同土壤提供針對性的產品的施肥解決方案,最終達到肥地結合、肥與作物結合。這是一個私人定制的模式。”李英翔介紹說。
據他介紹,云天化云農科技經過周密的策劃和多方面的研討,目前這個模式已經成熟,2015年在各地已建立起了60多個配肥工廠,今年將達到500個。“通過這兩年不斷的優化,探索出一個成熟的模式之后,我們這種智能配肥的模式將會爆發式地增長。”李英翔對未來充滿信心,“國外通過智能配肥施用的比例占到70-80%,而我國才剛剛開始,所以我們看好這種模式,這有利于作物的全程服務。云天化的基礎肥料的品質我是很有信心的,再根據土壤和作物的需要加進去適量的中微量元素,這樣能全面滿足作物需求,實現合理施肥,讓化肥零增長成為可能。”
李英翔說:“云天化在‘十三五’發展規劃里提出的產品發展思路是‘做強基礎肥、做優新型肥、做大BB肥’。BB就是智能配肥。這也是我們踐行化肥零增長的行動綱領。而且?也相信‘化肥零增長’為有責任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。我們有責任、有實力、也有能力去利用好這個機會,在壯大企業的同時,為化肥零增長保駕護航!”(鄭紅艷)